滨海文化

主页 > 娱乐 >

娱乐

快乐再出发 导演:赞助商并未涵盖制作费用,但是穷并非节目的中心

发布时间:2022-08-12 09:01:09

  综艺节目《快乐再出发》播出5期,评分9.6,是目前豆瓣上评分最高的国产综艺。

  它诞生的过程听上去充满随机性。4个月前,综艺节目《欢迎来到蘑菇屋》邀请了2007年出道的快男13强中的6位作嘉宾。节目预算有限,拍得抠抠搜搜,却意外出圈。中年人起起落落的人生,轰轰烈烈的过去、稍显寂寥的现在,无奈与坚持,都引起了观众的共情,转化为对团综的呼声。

  0713的团综《快乐再出发》就这样来了,同样是匆忙开启,就连赞助商都是从微博上找过来的。每一天,总导演赵浩都要处理很多意外情况。但一定程度上,他允许这些意外发生,嘉宾们可以按照节目组安排吃盒饭,也可以选择去外面吃;可以睡在帐篷里,也可以随时掉头,去住旅馆。他希望观众能从中感受到“自由”,一种嘉宾和观众都有选择权,“感到自己被尊重”的自由,而不是“假装的自由”。

  这是赵浩第二次做总导演,上一次就是《欢迎来到蘑菇屋》。面对豆瓣9.6的评分,他有些惶恐,他自谦,这分数,鼓励与包容居多,也许还有看在剧组“穷”的份上,给予的宽容。

  以下是他的口述:

  1

  我们赞助商是从微博上找来的。

  之前《欢迎来到蘑菇屋》(以下简称“蘑菇屋”)播完后,网上讨论比较热烈,五谷道场的人也跑到我们官博底下互动。观众一看,有个有钱的来了,就开始回复他们,呼唤制片人。一来二去,大家在评论区聊了几句,然后私聊,谈成了合作。这可能是史上第一个以这种方式招商的节目组吧。

  当时节目刚播完,还有热度,平台对播放数据也满意,愿意再做一个团综,刚好有赞助商进来,两相合力推进这件事,那大家就赶紧做吧。从筹备到开拍,大概也就一个多月。

  第一期节目,“荒岛求生”的主题是从观众那里征集来的。当时节目要启动了,观众都在微博底下留言,热评第一、点赞最高的就是“荒岛求生”。大家都在玩梗,说别让他们过得太舒服,让他们去荒岛。

  荒岛的发挥空间很大。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外界接触很少,需要嘉宾合力与环境的困难对抗。相对苦的环境,跟他们苦一点的人设是相符的。人在穷的时候没有别的追求,只想着吃住能够好一点。观众既同情他们,又想看他们惨,他们共同对抗这个惨,就会形成一个独特的场。

  上次拍蘑菇屋,我说过自我的诉求实现了百分之六七十,这次应该有百分之七十多,快八十了。

  我们要在象山录7期节目,要跟当地产生互动。我们前采去了他们的博物馆翻看资料,无论是渔村文化还是影视文化,都拿来做备选,从中找可以融入节目的形式。比如,选了渔家号子这个方式,时长合适,也比较洗脑。虽然想象不到他们能这么搞笑,但是我能想象他们在海边,对着大海喊渔家号子的样子,那个画面是有感染力的。渔家号子我就想往前放,越靠前越好。他们学了这个,也许到后面会再次提起来,这样就有一个call back。

  做真人秀,一定要有YY和脑补的能力。连续录制7天,正常情况下,我应该在开拍前,把7天的内容全部踩点,全部弄清楚,但当时没这个时间了。

  拍摄时,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意外状况。第一天开拍前一周,我们才确定去那个岛上拍摄。第二天,在沙滩上搭好帐篷后,他们说要出去吃饭。我帮他们找了一家面馆,他们去了之后,又想找一家贵的,事情就开始往我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我就想,不管了,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吧。结果吃完饭回去,帐篷塌了,他们又提出想出去住。虽然所有的东西都是状况外,但只要跟我们的旅行设定不冲突,都可以放任他们发散。

  第三天,他们去《我有一个朋友》剧组跑龙套,这件事是前一天晚上才确定的。我们来不及踩点,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能靠预想,现场调控。

临时起意的龙套体验

  他们想去外面吃饭,或者想去住旅馆,这些都是可以的。我们不是一个露营节目,也不是一个穷酸节目,一定要每顿饭吃咸菜、啃馒头。6个人每天花300块钱,在7天里活下去,以这个为前提,他们不可能是精致的、风光的,那就相对粗糙一些、穷一些。规则允许之下,你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虽然有了赞助,但赞助并没有覆盖我们的制作成本。这次拍摄,相比蘑菇屋的时候,我对钱有一些概念了,我会因此放弃很多东西。踩点时,我非常喜欢渔山岛,有灯塔,有悬崖峭壁,岛最中央坐落着一个小村庄,上面有很老的房子,很窄的街道,像一个小世外桃源。我特别想把他们扔进去。但是它离象山很远,开快船要两个多小时,一趟要花两三万块钱。我感觉我们支撑不起,只能放弃。

  2

  蘑菇屋第一期录制时,大家还不知道这个节目应该怎么做,包括节目组、艺人在内,所有人都没抱太大期待。蘑菇屋有了一定声量后,再做团综,不光我们有压力,艺人也想给观众更多内容,更多有综艺感的东西,让大家更喜欢这个节目,他们也会有压力。

  第一天录制结束后,制片人赵林林跟他们聊了很久,告诉他们,没必要大家都努着输出,这样大家也会累,自然呈现就好了。

  第二天,大家玩了蘑菇屋时玩过的猜歌词游戏,熟悉的感觉就又回来了。很早之前我就想再玩一次这个游戏。如果这个节目有第二季、第三季,那每一季,这个游戏都要作为保留节目。

  蘑菇屋的热度,很多都是基于考古梗发酵的。到了团综,可能第一期还有一些“考古梗”,比如张远的“我哭了,我又哭了”,“王铮亮和他的五个冠军兄弟”。但当他们开始拿“我哭了”去做歌的时候,这已经不是考古了,这是他们能力的展现。

  我不希望消耗他们身上的考古梗。第一期在岛上,他们会立刻想着,要分组,要先弄什么后弄什么,要去安排,去猜想每个道具有什么意义。发现问题,他们就会迅速脑暴,解决问题。他们想在岛上吃东西,会直接垒一个灶台,生火,把饭做了。你会发现,他们全程智商、生活能力都在线。很多喜欢他们的观众已经不是当年的粉丝了,即使不依赖回忆,观众也喜欢现在的他们。

  你说中国现在还有没有像“再就业男团”这样的团体,我觉得肯定会有的。再就业男团也不敢说是整个演艺圈里最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很多,自身有闪光点的人也很多,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去打开自己。这个节目如果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可能就是让大家看到了一点真诚的东西,这是观众能感受到的。

  当年0713这些人是金字塔最尖上的人。如果他们当年没有红过,这一次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声量。除了好笑和回忆杀之外,观众从他们的音乐才能上还会发现,这些人挺厉害的,这也很重要。比如某个观众对他们没有那么熟悉,但发现他们很厉害,也会立刻提升好感。

  可以翻红的元素,他们都有。而且他们不矫情,这一点很棒。

  3

  《快乐再出发》目前豆瓣分数9.6,从我们节目的制作水准、严密性上说,它值得这样的高分吗?我觉得不一定。观众给了这么高的分数,一是鼓励,二是包容,还有一部分可能是观众觉得我们穷,天生有好感在,就有一些偏情绪性的高分。

  得到这个分数,我觉得压力非常大,不光是对下一季,对这一季的后几期,我都有很大的压力。因为第四期已经达到了这一季的高潮了。拍摄4天之后,艺人的状态已经疲惫了。正常的综艺节目,可能录制20天,剪12集,或者录十五六天,剪七八集,我们录7天,剪7集,这对素材要求太高了。

  绝大多数观众看综艺,主要是看国民度。他们不会提前在豆瓣上看评分,也不太在乎节目口碑。他们打开视频网站,点开首页,首页上出现几个熟悉的艺人,那就点进去看。这才是常态的观看行为。像我们这种是非常态的——我们艺人的国民度没有那么高,蘑菇屋算是第一步发酵,观众有了第一波表达,促成了新的团综,出来的效果又让观众满意,观众顺着这个做第二波表达,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拍蘑菇屋时,我还有些犹豫。通过这次节目录制,我对一些事情更笃定了。我更笃定地知道这个节目的气质是什么,它最好的东西是什么。综艺节目中,决定下限的是整个团队的基本功,尤其是艺人和团队的设置。打个比方,你把沈腾、贾玲、李诞、何炅拉到一块儿玩游戏,随便怎么弄,都会是好看的。而导演如何判断和取舍,如何表现和表达决定了节目的上限。

  我要让艺人和观众都相信,他们在里面是自由的。拍摄时,所有事情,即使我们已经设定好了,我也会问艺人,你们愿不愿意去干,你们今天想去干嘛,你们愿意去哪吃,想要吃什么。所有东西都是相对开放的。

  我给艺人自由,是要让他们相信他们是自由的,不是给他们一个假装的自由。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这样他们才可以放松地去呈现自己想要呈现的状态和内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躺就躺,想干活就干活,不想干就不干。

  对观众而言,所有叙事类的作品都是这样:观众会跟着里面的主角去体验发生的事情,观众的体验和艺人的体验是一致的。这样,他们也会相信自己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