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科技 >

科技

中欧联合举办的国际航空技术创新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2-02 16:34:55

最佳答案:为延续中欧民用航空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在面向气候中和的绿色航空相关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中欧双方寻找共同感兴趣的技术合作领域和方向,11月22~24日,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工程数值

  为延续中欧民用航空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在面向气候中和的绿色航空相关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中欧双方寻找共同感兴趣的技术合作领域和方向,11月22~24日,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工程数值方法国际中心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航空教育学会承办的应对气候中和中欧航空创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分别在北京、南京、西安、厦门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协同组织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江松院士,国家科技部、欧盟驻华使团等中欧政府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等国的近60家国际合作相关管理机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工业企业的120余位参会代表,共同开展航空创新技术交流和未来合作重点研讨。

  1998年《中欧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在中欧政府间合作的框架下,双方科研人员开展交流合作,推动中欧科研学术界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并建立起深厚的战略互信和稳定的交流机制。会议倡导双方科研学术界要始终保持开放友好的态度,更好地发挥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优势互补的科技能力,围绕面向气候中和的绿色航空,促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合作。

  对于航空业来说,欧盟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实施路线图。此外,欧盟政府在新一轮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和专项研究计划“绿色航空”等创新行动经费渠道中,都积极支持航空业开展面向气候中和的绿色航空相关技术研究与创新。中欧双方科研学术界保持交流互动,将在开放平等环境中推动双方互利共赢。

  报告交流环节,来自中国航空研究院、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中方机构,以及工程数值方法国际中心、欧洲空客集团、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等中欧产学研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实现气候中和航空净零排放的目标,分别报告和交流了加速航空气候中和变革技术、民机减阻降噪技术、民用高速旋翼飞行器发展战略及关键技术、创新型气动布局、混合动力推进、新能源飞行器发展路线、绿色材料和功能结构、优化航空运营、多学科设计分析优化、高效高精度高保真度航空数值模拟技术等绿色航空关键技术当前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受组委会委托,航空工业计算所还以平行会议方式,在会议期间组织开展了“支撑数字孪生的关键数值方法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航空研究院、航空工业沈阳所、一飞院,中国商飞上飞院,中科院软件所,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内外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大数据、量子计算等主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技术交流和研讨。

  参与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中欧专家认为,面向气候中和的绿色航空是中欧双方的共同关切,也是未来民用航空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中欧航空界的共同利益。后续,中欧双方将在相关领域深化沟通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积极探索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推进中欧航空创新技术研究合作。

  自2005年起,中欧双方科研、学术和工业界通过联合开展中欧交流平台项目,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推进常态化技术交流和人员交流。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双方依托交流平台项目,逐步建立了深厚的战略互信和稳定的工作机制。中国航空研究院作为中方机构的牵头单位和中国—欧盟民用航空科技合作国家联系点,与欧方机构牵头单位工程数值方法国际中心,共同组织了5个交流平台项目,促成了8个技术研究项目,对促进航空界交流合作、推动中欧航空科技共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